2498th:符康桥:交换如何塑造人性

2018-06-153817


交换如何塑造人性

 

作者:379群创客符康桥,吉林临时工作组

题图:余敏/SoLoMo配图研究室

播音:孙鸣韧/SoLoMo学习小站广播站

 

交换是指在私有所有权基础上进行的人际间的价值对调活动。最初的交换是关于物产的交换,当交换形成社会全面的发展生态后,基于私有所有权的一切价值都参与了交换,包括人力、物力、信息等。交换的集中地叫市场,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市场已不仅限于空间存在,它包括现实的,虚拟的交换体系。当然,基于市场的经济活动就是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资产流动的分散交换决策机制体系,它相对于权力集中决策的计划经济体系。

 

交换反映的是人们的生存业态,当然也在塑造着基于此生存业态的人性。人性是个社会化语境,因为一个人单独在一个地方,讨论他的人性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人性一定是对个体人作用于他人或社会所发挥的心智和情感的总的概括,反应为人的社会化属性。因此,人性是人的社会化属性,是人的社会化交互关系。人性作用于社会产生的结果有三方面:一是利他即善,二是损他即恶,三是互利。

 

基于此三个方面结果,我们来看看在交换中人性是怎样被塑造和反映的。

 

在揭示交换活动怎样塑造人性前,我们先来参考下其它的价值人际流动方式对人性的塑造。

 

人,也是从草莽中走出来的一类动物,基于物质满足的生存斗争当然也遵循着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丛林法则,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即弱肉强食的阶级斗争和压迫。表现在价值人际流动上就是战争掠夺,形成掠夺性生存竞争。其中的价值从弱势一方非自愿的流向了强势一方,或者强势一方无偿地占有了弱势一方的生存价值财富。

 

那么此掠夺性生存竞争塑造了怎样的人性呢?从社会人际交互关系来说,掠夺就是一种损他行为,即表现为人性的恶,人们这种彼此的掠夺交互关系,自然塑造的是人性的恶的一面,通过掠夺他人财富甚至生命来支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比如上古时代的部落战争,后来的奴隶社会国家内外的战争,及近现代的国家,地区间的战争。时代变了,方式变了,但不变的是人类通过掠夺战争来获取自身的生存发展支撑,其塑造和反映的是人性中的损他心智和情感,即人性恶。

 

掠夺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长久的价值人际流动方式,它在塑造并反映人性恶的一面。其中价值从弱势一方非自愿无偿地流向强势一方。那有没有一种方式反映并塑造人性善的一面,让价值自愿地从有的一方流向无的一方呢?有,那就是慈善。慈善的价值人际流动是价值从有的一方自愿无偿地流向无的一方,以支撑处于生存困境的一方的生存发展。比如社会上对乞丐的施舍,对困难人群的捐助等。慈善的价值人际流动与掠夺的价值人际流动都是单向无偿付出,但是其性质却刚好相反。掠夺是非自愿地单向无偿付出,慈善是自愿地单向无偿付出,一个是损他,表现为人性的恶,一个是利他,表现为人性的善。

 

这样,掠夺和慈善各自表现为人性中的两个极端,即善与恶。那有没有一种价值人际流动方式是既利他又利己的呢?掠夺是极端的自私自利,而慈善是极端的无私利他,都是没有价值流通回路的。人们为了获得相互的生存支撑,不能总是去损他或利他,总是要构建价值流通回路的,即有付出,也要有回报。于是人们尝试用自己之所有去换取他人之所有,以此满足双方的多样化需求,于是交换的价值人际流动方式产生了。

 

交换的产生源于人类心智的成长,是人类走出丛林后进行社会化发展的一项划时代创举。因为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对可持续性的要求。掠夺是以损他而自利的方式追求自私的生存发展,形不成广泛的社会化可持续发展。而慈善只是单纯地利他,也形不成有效地价值回馈,无私奉献也形不成广泛的社会化可持续发展。比如做义工,学雷锋,它只能是社会发展中的有效补充,而不可能在现时空里建立价值流通回路,支撑不了社会整体的全面的发展。所以,面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人类选择了交换。

 

只要社会不存在压迫掠夺,人们在分工的状态下,交换就是必然的社会化行为。在没有私有所有权的状态下,人们分工劳动但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其中人们的付出在人际间作了隐性交换,即参与付出为他人劳动,最终也享有了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交换因为没有具体所有权,所以是隐形的。而一旦社会形成了私有所有权的分工,其交换必然是两个私有的所有者之间一对一的交换谈判,交换后其物产改变了所有权属性,此为显性交换。我们所讲的交换就是指基于所有权调换的显性交换。

 

我们现在来考察交换这种价值人际流动方式是怎样塑造并反映人性的。

 

现在,我们假设交换者甲和乙站在一条线段的两端,他们开始交换了。

 

如果从极端来说,交换的物产在线段上作单向流动,或从甲流向乙,或从乙流向甲,在他们之间的线段上没有价值回路,只有单边付出。我们可以把这没有价值流动回路的形式称为交换的极端即在交换过程中,一方不付出,却索取了另一方的物产。它或者表现为掠夺,或者表现为慈善。掠夺和慈善就好比交换这一线段的两个端点,在两个端点之间,就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交换活动即互利,既利他又自利。

 

二、交换是参与交换的双方都要付出的,至于交换者各自对付出多少获取多少的数量是有自己的主张的。因为交换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是为满足他人的需求,只不过要获得自身需求的满足必须付出去满足他人的需求。也就是利他是自利的条件,自利是利他的目的。

 

于是基于所有权的交换,基于自利目的的交换,交换者总是想以尽量少的付出换取对方尽量大的付出,以期使自己相对交换得更多。于是这种尽量使自己付出最少以换取对方尽量付出多的交换行为我们称之为竞争交换,从事实上讲,所有的交换行为都是竞争交换,所有的交换付出与交换索取都是交换竞争的结果。

 

交换竞争是交换的常态,但是,假如交换双方对各自付出与获取的比例都感到满意,这就出现一个交换竞争的均衡点,我们称之为完全的互利。然而在事实中,人们总是想获得多,付出少,要达到完全的互利几乎不可能,这仅当我们假想的一个交换竞争均衡点。而对于绝大多数交换行为来说,都是处于不均衡交换竞争状态。也就是交换中总是一方交换得较多,即竞争赢了,一方交换得少,付出的却多,即交换竞争输了。我们熟知的比如卖炭翁,比如蚕妇,比如旧毡帽朋友,他们都是在交换竞争中的输家。

 

不均衡的交换竞争导致的结果是一方赢,一方输,是一种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的竞争关系,我们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剥削。剥削有两个相反的方向,就是剥削严重到极致就是掠夺。剥削只是尽量少付出,掠夺是一点儿都不付出,所以掠夺是剥削的极致。而从剥削的轻度上说,轻到极致就是均衡的互利,即谁也没有多占对方的便宜。当然,市场上的交换是处于掠夺和互利均衡之间的剥削性交换,谁在交换中占据了竞争优势,谁就想交换得更多。农民与地主,工人与资本家,他们之间的交换竞争也是如此。虽然通常是地主和资本家处于剥削地位,但工人,农民一旦掌握了交换的竞争优势,他们也会反过来剥削地主和资本家了,只不过他们从没有这种竞争优势而已。

 

交换怎样塑造人性交换这一价值人际流动方式在实际上分了两个部分,一是形式部分,二是实质部分。

 

1. 形式部分。交换的形式就是想交换的双方站在交换线段的两端,都必须付出才能获取对方的付出,即已之付出正是对方所取,以支持对方的生存所需,而彼之付出正是己方所需,以支持自己的生存需求。因此,有付出才能获取,先利他,才能自利,这是交换的形式,也是游戏规则,所有人必须遵循这一游戏规则,否则大家就没得玩。

 

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里,资本家在最大限度上剥削工人,但是他也必须得维持这个交换逻辑,否则,资本家就不可再有机会交换了。这也就是资本主义世界充满剥削和掠夺,但却也在不断进行改良的根本原因。都说资本主义世界有自我修复功能,实际上是来自于交换形式的硬性规定:要自利,必先利他,尽管利他是自利的条件,自利才是利他的目的。

 

交换的自利必以利他为前提,双方都必须付出,这是交换游戏的形式,是一个硬性规定,尽管具体的交换行为仍是在交换竞争中的,但这一形式有力地保障了交换行为的可持续性。因为掠夺是不可持续的,尽最大努力榨取交换竞争剩余成为了市场经济常态。

 

因此,交换从形式上保障了交换的可持续性,也从一种行为上硬性规范和塑造了人性。也就是交换的目的都是自利的,但是却必须以利他为前提条件,从行为机制上说,它塑造善的人性,尽管这种善的人性是这一行为规则被迫塑造的。因为交换这一规则的本意是想要更多的自利的。

 

另外,从交换形式上看,站在交换线段的两端,交换者不论原先社会身份为何,却都成了交换者,大家身份是平等的,只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因为大家都要付出,交换才能进行,有付出才有回报,对各方都公平公正。

 

而交换的结果是各取所需,不论其满不满意,只要交换了,就从形式上说明双方是互利的,共赢的。因此,交换的利他,平等,公正,互利等行为形式有力地促进了在交换中人性在善的方面的塑造和发挥。人类社会文明进步,正是交换这一行为所产生的利他,平等,公平,互利的行为机制塑造的人性善推动的结果。

 

2.实质部分。交换从形式上产生着人际的平等利他互利公平等关系,这是交换行为机制的硬性规定。因为你不这么做,就无法交换,除非你另外选择价值人际流动形式。但是这也仅仅是形式上在塑造人性善,而从具体的交换上来看,交换总是处于竞争业态,处于剥削性交换中,即处于人性恶的塑造和发展中。

 

因为交换的本质是为了自利,尽管是以利他为前提。所以实际的交换行为都是竞争性交换,即谁都希望尽量少的付出换取对方尽量大的付出,以增多自己的收益。现实时空里的各项限制因素为这一竞争行为提供了可能。

 

中心化制度使具有竞争优势的群体交换的多,而不在中心化权利范围内的其他人处于竞争劣势,就交换得少。比如医疗行业,它在竞争交换中总是处于优势地位,病人及家属总是处于被动付出的地位。各行各业的企业依靠资本组织形态形成中心化组织,调配这社会的资源资产,使社会财富趋于越来越集中。

 

信息的不对称,因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时间空间物质和人心所组成的世界。时空的局限,物质的短缺,人心的自私,都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不连续,所以才有了社会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才有了社会信用丧失,道德丧失,甚至是法律体系的失效。这一切都是现实时空的局限性决定的。

 

比如:农民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蔬菜,因为农残过重,卖给别人,自己留的是特供;做馒头的不吃自己做的馒头,他知道里面加了什么;卖奶粉的,卖地沟油的等等大行其道,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人性的恶在信息不对称限制下发挥到极致,社会都是这样,也就成了互害模式。我们当下社会一切的社会痛点都是由信息不对称限制而在交换竞争中形成的,由而塑造了恶的损他人性。而损他恶的人性又会反过来促使人进一步利用信息不对称而去做损人利己的事,这就造成恶性循环,形成社会互害的范式。

 

综上所述,交换怎样塑造人性?交换从形式上保障着人际的平等、公平、利他和互利的行为模式。因为大家都必须这样做才能达到自利的目的,由而在人际交互行为中塑造了人性善的倾向。。比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中国通过转型使社会人的言行举止变得文明起来。但是,由于时空限制,信息限制,人心限制,使得自利的人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来为自己的利益获取提供支持,由而在交换中体现为竞争。于是,为获取更多的竞争剩余,竞争性交换中就释放了人性恶,即损他行为和情感。

 

在资本主义世界,在市场经济中,我们所赋予货币资本商品等恶的认知标签,都是源于交换竞争中的人性塑造和发挥。当然,社会的美好,社会的前进动力也来自于交换形式所固有的人性善的塑造和发挥。

 

人性总是在人的交互行为中生发的,交换以它特有的规则一方面塑造和反映了人性善,而一方面又在塑造和反映人性恶。我们只有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时空限制,基于所有权的中心化组织等的社会矛盾,才能在交换中抑制人性恶的生发,而激发人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