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4th:肖维荣:SoLoMo如何快速做到不烧钱过临界点
SoLoMo如何快速做到不烧钱过临界点
作者:3444群秘书长肖维荣,湖北临时工作组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需要过三关,其中第一关就是:如何做到不烧钱,过临界点。
那么什么叫“临界点”呢?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传统企业或者一个互联网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从不赚钱到开始盈利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就叫临界点。比如一个早餐店,每天的房租、水电、人工工资、各种税费等等,共计要200元,而要赚到200元需卖出350元的早点时才能保本,这350元就是临界点。超过350元时就开始赚钱了。SoLoMo的临界点是什么呢?按少丹老师的构想的目标是通过情怀和信用链接到有情怀、有担当、有信用、有爱心、乐付出的企业家、社会精英、行业领袖、成功人士、有识之士的数量达到100万人就开始引爆项目。也就是说“拥有高度同频的100万精准创客”就是SoLoMo的临界点。
如何做到不烧钱呢?大家知道,SoLoMo矩阵系统的使命是帮助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构建新的信用体系和价值体系。其创客必须具备:有情怀、有爱心、勤学习、有信用、乐付出、勇创新的人;其创客对象是传统企业家、行业领袖、社会精英、成功人士及有识之士。其任务就是要在这些高、中端人士中找SoLoMo真正需要的人;其目标需要链接100万人高度同频的创客。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我们要不花钱去找,而且要找的对象可能职务比自己高、权利比自己大、能力比自己强、财富比自己多的人,这是不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呢?
SoLoMo从构建至今已汇聚了400多万人,通过认证成为正在创客的也有近100万人了,这是一个非常可喜可贺的数字。但为什么还没开始引爆呢。原因很简单,百万创客还不能同频,或者说距离SoLoMo要求的同频度还不够。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是在系统,而是在我们自己,正如少丹老师说过:“我早准备好了,你们准备好了么?”老实说,我还没准备好,不知大家是不是准备好了呢?
因为没有准备好,所以做得也不到位,导致已聚集了400万人和近百万创客的SoLoMo,同频的人并不多。这是严重阻碍我们过临界点的最大障碍。那么,我们那些方面没准备好呢?
首先、就我个人而言,心态还没准备好。
人们常说“心态决定一切”。是的,你的健康、你的人脉、你的生意、你的财富无不与你的心态相关。SoLoMo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归零心态、空杯心态。我们的创客做到没有?大家忘记了自己的职位、忘记了自己的财富、忘记了自己的权利没有。能不能放下自己的架子,撕下自己的脸皮,从头做起、从头学起?
我坚信SoLoMo一定能成功,也非常认可SoLoMo,也把自己的全部空余时间交给了SoLoMo,也在潜心研究SoLoMo。但我仍然感觉自己的心态还没完全放开,还时常关注着其他项目,专一度不够。大家是不是能完全放下自己的心态呢?是不是坚信SoLoMo,专一SoLoMo呢?
看准了就要去做,决定做了就要无条件地坚持,只有无条件地坚持,才能收获硕果,我还在继续调整自己的心态。SoLoMo的各位创客:你是不是也在调整呢?每位创客心态的好坏与否、坚定与否是决定SoLoMo百万创客能否快速同频的关键。
其次、学习深度不够。
心态调整好后,接下来就是无条件地学习,学习是创客暂时唯一要做的事。目前,在许多创客群里大多数人对SoLoMo的认知度不够,理解深度不够、学习力也不够。其理解悬浮于表层,其认知如浮云,吸之若来,吹之若去,挥之不尽,留之不住。这正是我们拥有400多万队伍,近百万创客,而不能同频的又一重要原因。
说不明,讲不透,言不精、意不骇,怎么能去影响在职位、在权利、在能力、在财富等诸多方面都可能胜于自己的人呢?所以学习力的大小、理解力的深浅,同样制约着我们百万创客不能同频的步伐。加强学习力度,提高认识深度、激发参与的频度尤为重要。
如果你对你邀约的对象不能讲明白、不讲透彻,把它拉进群里也仅仅是一个人数的增加,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能削弱你的能量,削弱群里的正能量。我们是不是该扪心自问一下,自己做得到底够不够,学的到底够不够,心态到底正不正。自己可以统计一下:自己群里每天有多少人在学习、多少人在互动、多少人在呈现嘛。你能唤醒多少沉睡的人?
第三、能否认清“临界点”。
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要引入几个概念。SoLoMo的临界点包括“创客自己的临界点”和“受邀对象的临界点”。我引入这几个概念(自己定义),就是想让每个进入SoLoMo的人对自己和对自己邀约的对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它可避免少走弯路,或走错路,对自己、对邀约的创客都有一个正确的判断:自己能不能做SoLoMo,能坚持多久,邀约的对象会不会做SoLoMo,它能不能坚持。
自己的临界点包括“时间临界点”、“经济临界点”、“情感临界点”三部分。
先说“时间临界点”。“时间临界点”就是在SoLoMo成功落地之前,自己有多少时间用于SoLoMo,虽然SoLoMo目前主要是学习阶段,但是学习是要花时间的,它不是看小说,可敷衍了事。因为SoLoMo是让你革旧立新,脱胎换骨,革除传统思维,建立新思维模式,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反复学习+反复思考,需要大量时间,你想过没有,你的临界点是30%、50%、70%、还是80%呢?如果你的时间临界点低于30%,你最好调高,如果调不高建议你不用进SoLoMo。你能为SoLoMo付出“最多的时间”就是时间临界点。我大概现在能抽出70%的时间。不知你的时间临界点是多少?
其次是“经济临界点”也可称为“资金临界点”。也就是说,在SoLoMo成功之前你能为SoLoMo承受多少资金压力。少丹老师说的“不烧钱过临界点”,并不等于不花钱过临界点。我们不是常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最大区别就是机制创新吗?而SoLoMo所说的“不烧钱”实际上也是一种机制创新。
你进入SoLoMo能承担多大的资金负担,自己一定要心里有底,1万,2万还是3万、还是5万。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你必须认识到。你花费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创造财富,你的选择是不是也要成本。你出去学习开会是不是要花钱呢?这些你想过没有,你可承受多少,又能承受多久?
强调这一点就是想让每个SoLoMo的创客要明白自己的经济临界点,找到临界点后,你要提前布局,当你跟定SoLoMo时,又无法过经济临界点时,该怎么办,要有万全之策。因为这个问题让许多SoLoMo的创客和秘书长已退出,或者隐匿,或止步,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在观望。这一点困惑了我们百万创客里的许多人,成为阻碍SoLoMo同频的又一原因。
什么是“情感临界点”。在SoLoMo里占用最多的就是我们的时间。有的一天只睡2、3小时、有的忘记吃饭,忘记接小孩、忘了照顾妻子(丈夫)和父母等等这类事举不胜举。大家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又没有收入,对孩子、妻子(丈夫)、家庭、父母、亲人亏欠的太多,这就是“情感成本”。情感成本是你面临的又一挑战。那么你能承受多大的“情感成本”呢?你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情感成本就是“情感临界点”。
SoLoMo是讲情怀、讲大爱、讲信用的,我们不能因为SoLoMo,卷走了我们对妻子(丈夫)、对儿女、对父母的爱、对我们自己身体的爱。我们需要他们理解、需要他们原谅,更需要他们支持。但他们的支持与理解也会因人、因事、因景、因时、因财力而变化。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所以我们选择SoLoMo前,必须有充分的考量,权衡利弊,合理安排。才不至于落得鸡飞蛋打。这也是我们每位创客所必须考量的选项。目前在SoLoMo里已有许多不太愉快的事情发生,这些必须引起每位创客的高度注意。有爱才愉快,事业永不败。在已认证的近百万创客中因此而离开或沉睡的人也不少。情感临界点也是阻碍同频的又一大障碍。
以上这些都考虑清楚,安排妥当后,你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做SoLoMo了,那时的你一定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了,你的影响力也一定超乎寻常,你一定会成为SoLoMo的最佳合伙人。
其次,对邀请对象的考量。在邀约之前,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综合考量,对“邀请对象的临界点”进行考量,考量它的心态、学习力,考量它的时间临界点、经济临界点、情感临界点。当它的时间临界点、经济临界点、情感临界点都满足SoLoMo的要求,并具备想改变的心态和想学习的热情时。我们就全力争取,通过你对SoLoMo的深透的理解、高度的认同和言简意赅的表达,去说服它,去感化它,一定会所向披靡,让一个个大伽折服。如果事先不加审视,不理智选择,你的成功率一定很低。即便是链接进来,也不一定留住他们。
如果我们每个创客都认清了这些,并重新审视自己、定位自己:从心态、学习、时间、经济能力、情感等方面全面考量。同时认清链接对象,全面考量,结果会怎样呢,一定会泾渭分明,轻松自如,水到渠成。
第四,全力以赴,完成使命。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在近百万创客中具有高认知、高参与、高付出、能引领的人太少。正能量的人少,负能量的人多,“阴盛阳衰”现象比较严重,所谓正不压邪。所以无法推动群内同频或者说推动速度非常慢。
但是,当你心态改变了、认识提高了、认清了自己,认清了别人,决定坚持SoLoMo的话,说明你真的想好了,准备好了。那就全力以赴,用你的睿智、用你的激情、用你情怀、用你的信用去感化那些经过你考量的符合条件的高能级的人。一带二、二带三、三带一个班的速度去发展。
我们现有近百万创客,缺少的就是对SoLoMo的高度认知,对SoLoMo的深度了解,更缺少的是对自己的了解,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对链接对象的了解和认知。如果我们SoLoMo的每个人都能按上述要求梳理一遍,一定会快速找到哪些我们SoLoMo要的人、哪些不是我们SoLoMo需要的人,然后把那些我们需要的人重新组织起来,其能量一定无法估量。
我们可以打破常规:采用人人同频,群群同频,站站同频的方式推进。以一点带两点(人)、以两点带一线(群),以一线带一面(站)、以一面带一片(组)来做。现在SoLoMo现状是人人交流少,群群不来往,站站互不通的局面;各个群里能同频的少,不同频的多,少数人撼动不了多数人,所以采用全组同频的模式向前推进很艰难、很缓慢。既然少数人撼动不了多数人,我们是不是也可用SoLoMo的逆向思维方式来做呢?用多数人来撼动少数人呢?
转型互联网就是要机制创新。我们为什么不用机制创新来思考呢?国家可以设置特区,让少数人先富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设置特群呢?就是让那些能同频的人、愿意同频的人,高度同频的人先同频起来。建立特殊群,重新组建团队,每个工作组或工作站通过选拔,按上述原则选出能同频、愿同频、高同频的人组建1到2个或更多的高度同频的特殊群。并民主推选出一个高认知、高参与、愿付出、有能力且思路清晰的秘书长来带领,并少量植入一些有同频意愿,但在徘徊、犹豫的人,以多带少(10带1模式)。
大家想一想,每个组建立这样的3-5个团队,是不是比30-50个传统团队更强?因为群内全是充满SoLoMo正能量的人,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一定是引爆式的。那么我们的同频工作是不是如虎添翼呢?那么由他们来带动一个群、一个站、一个组是不是更容易。随后群、站、组再协力复制,组建更多的同频群……有多少建多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那些没有进入特群的人,是不是就会争先恐后地创造条件往特群内占呢?我们的同频工作会不会轻松许多快速推进呢?因为我们的工作由原来的艰难推动,变成争先恐后地哄抢了。局面改变了,效果绝对棒!
这就好比一个家庭,如果老大考上大学,那么后面的弟弟、妹妹是不是更容易考上大学呢,因为前面有榜样、有标杆。而SoLoMo建立了高度同频的群,有了榜样,有了标杆,SoLoMo的10500个群是不是有了学习的榜样,追求的目标,接着会不会有更多的同频群接踵而来呢。
总之要想SoLoMo快速同频,快速过临界点:必须首先全面审视自己、审视链接对象,做到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为。这样你会避免浪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做无效链接,使我们链接对象的成功率合格率大大提高。同时采用机制创新,建立高同频特群,树立标杆,积极带动,大力复制。完成快速同频,实现快速不烧钱过临界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