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学习第180期:如何打造未来生态物流(上)
如何打造未来生态物流(上)
——现代细胞式仓配生态系统建设构想
作者:344群秘书长朱德明、344群助理梁明赋、1519群秘书长管季,四川临时工作组一组
之前发表的一篇创客说《什么样的种子项目适合在SoLoMo系统里落地》详细论述了SoLoMo生态系统“种子项目”的“内生性”和“共生性”原则,并于2017年2月9日晚通过系统全网并发学习。本文续前文围绕“物流”的“流动规则”和“基本规律”进行详细解构,结合SoLoMo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方向和生态建设方式,详论未来生态物流价值规律与落地模式,以使项目早日得以实施和推进。因篇幅较长,分上下两部分论述,上篇偏理论阐释,下篇侧重落地实操。
物流业尤如水中之冰山,大部分规则隐蔽于水下,先简单讲几个观点:
第一,物流很有前途且才刚开始。现代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正值“井喷”风口,2016年是物流公司集中上市年,无论是“四通、一丰、一达”等快递系,还是“德邦”等快运系,他们对资本的需求才刚刚开始,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也刚刚开始:开放是特点,融合是趋势。
第二,移动互联网冲击着物流行业。五六年前,互联网离物流还很远,现在却是息息相关。如果构建创新物流项目不考虑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物流商业模式的作用与价值,那一定走不长远。物流加移动互联网,跑腿的可以摇身一变成卖货的,未来物流和商流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
第三,善用资本整合社会资源。过去许多物流企业仅靠自我积累慢慢地发展,不利于使用资本的力量来整合碎片化和分散式的社会资源,那么未来在竞争中会受到各方挤压,迅速被淘汰。现今资本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整合已经不局限于国内资源,也逐渐走向跨国间的资源整合了。
第四,未来物流要干两件事:连接用户+重构产业链。传统物流往往只简单干了搬货跑腿的事,进入门槛低、模式单一、作业粗放,整体的边际效益低。未来物流要加强对用户的连接,对物品的连接,对供应链的整合,将产业链各个环节打通——万物互联,届时物流将成为未来新商业体系中的核心竞争手段。
第五,终端物流配送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物流是连接用户的最后“抓手”,是营造良好体验感的最末端神经,服务要升级,服务节点必须下沉,离用户越近,越能够“粘住用户”,终端物流配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互联网模式靠“烧钱”取得的用户不仅成本高,而且“粘性”低,容易沦为“僵粉”,很难实现闭环。
一、关于未来物流的价值流动论
摘要:世界是平的,也是碎的,万物要相联,也需要流动。在连接中形成系统,在流动中创造价值,这构成了未来生态物流最重要的商业理论基础。
1.未来物流——价值连接器
像地球自转不息一样,整个社会的进步实质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如人类文明从洞穴的山顶文化,过渡到农耕时代的逐水而居,再到现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这本身就是一部时代久远的人口迁徙史。社会在流动中产生价值,在流动中积累财富,不断进步:
1)人流:山顶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城市现代化),不同时期,相同的人口流动规律:空间上从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从贫穷地区向发达地区、从非宜居地区向宜居地区流动。人口在流动中产生巨大红利,包括了人口增长带来的价值(增量价值),和人口流动产生的价值(存量价值)。
改革开放前,囿于严苛的户籍管理制度,我国城乡居民被牢牢绑定在原地,劳动积极性不高,生产力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后,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存量人力资源得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经济迅猛增长。从户籍管一切(包生老病死),到“一张身份证走遍全中国”,再到“一本护照行遍全球”,人流越发达,经济越发达;经济越发达,人流的势能更加强劲。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空间上的人口流动。
另一维度上,不论聚集在哪里,人们都需要交流,需要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于是衍生出各种圈层、社群,甚至阶层、阶级——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手段更演变出社交文化、游戏文化等等。满足于人流的服务方式从衣、食、住、行、医、教等较基础、单一的服务形式,慢慢向娱、影、游、养等更高精神层面演变。人口流动,需求释放,人在哪,钱就在哪。
2)信息流:当经济形态从自给自足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和大分配时,人类的商业模式也由简单的加工生产和劳动服务逐渐升级。尤其计算机的发明大大取代了手工记录和人工记忆时,信息化的生产和存储的数据迅速发生大爆炸,互联网从雅虎初创时的分类检索,到电子邮箱、新闻门户、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等,逐渐构筑起立体式的信息高速公路。
21世纪当移动互联网来临,信息的生产和消费更是唾手可得,成本低廉,世界由此变平,靠信息不对称来赚钱更难(如传统的贸易业务)。对信息对称化、扁平化处理的基础建设开始下沉(如百度由向新浪提供技术服务,转变成为信息搜索的入口平台),平台纷纷崛起,信息流潮汐般从PC向各类手持终端设备迁徙,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输出更加高效便捷,信息终端从企业级分散到个体级(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手机销量上升、PC机销量下降)。
信息流越发达,碎片化更严重,注意力更稀缺,吸引眼球的成本更高,传统集权式的媒体被逐渐分割,自媒体迅速崛起——“一个人就是一支部队”,“超级IP”引领时尚,靠内容输出的个体或平台百花齐放(秒拍、直播、网红、头条)。对碎片化信息进行连接更加依赖于基础平台,对庞大信息流分析和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大数据、云计算建设呼之而出。在这一历史赋予的“窗口期”,BAT由于及时建立了基础的信息服务平台,锁住了信息流向的入口,同时也牢牢锁住了财富流向的入口。焦点在哪,钱就在哪。
3)商品流和资金流: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物流体系中,商品流是促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别上大体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是商品在生产制造者间的流动(B2B),生活资料是商品向终端消费者的流动(B2C、C2C)。
商品流随着电子商务兴起后迅速规模化发展,中间冗余环节(各级批发代理商、贸易中介商)自动拆除,点对点直接进行有效连接。空间分布上逐渐延伸至末端,向社区聚集,向用户靠拢,节点更少,距离更近。伴随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商品流从国内扩展至跨境,海淘、代购、跨境电商等催生商品流在国家之间高频流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紧俏稀缺的“进口商品”,如今已变得不再稀罕。
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几乎任何一个商品都可以轻松地从互联网上被搜索到,被认真比对、筛选、甄别、选购,直至送货上门。“钱随物转,物随钱流”——商品流带来资金流。互联网支付手段更高效便捷、支付场景更丰富,反过来快速促使信息流、商品流和资金流相互交融、互相转换。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信用模式不断更迭,维度不断升级,区块链技术兴起。商品流经历了产品导向、营销导向,现在过渡到了消费服务导向时代,信息互联网向消费互联网、信用互联网逐一嬗变。
用户体验至上,商业形态从“店商”发展到“电商”,再将发展到“新店商”(店商+电商)——线上解决信息流,线下解决商品流、信用流,共同构建价值流(下部分将详析)。商品在哪,钱就在哪。
4)价值流和信用流:市场经济下的物流伴随交易而生。原始社会的交易从“以物易物”开始,后来贝壳成为结算工具,再逐渐诞生了各类金属铸币(铁、铜、银、金、镍),到如今纸币通行天下。
互联网时代催生出数字货币、虚拟货币。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其内核是国家信用,其实质是对价标准——货币通过计价确定商品的价格,通过计酬确定劳动、服务的价值。价格体系是通过社会分工和分配体系逐渐完善起来的结算体系(包含物料成本、经营盈利因素),而价值体系则是伴随社会进步和消费崛起逐渐累计起来的结算体系(包含专业技能等级、用工工时、顾客满意度等因素)。
去理发店理发,收费有10元钱、100元钱、1000元钱的,价格相差很大,实质物料成本差距不大,而在服务的专业技能、耗费工时,以及消费体验上的差距(包括装修、氛围等)甚大。这正是“价格与价值分离”的来由。
如何实现真正的价格与价值分离呢?必须将价值与信用挂钩,将服务与体验挂钩。比如一位女士去美容院做美容、动手术,她宁愿多花时间,甚至多花钱,也要选择她信得过的技师——因为信用为价值提供了“背书”。
现代社会服务业发达,货币作为结算工具,同时承担着价格和价值的结算标准——物料等刚性成本会随边际成本相应降低,但信用却可以让服务更有价值。一个老司机跟一个新司机相比,同样都是送货到达,但背后可能还包含着选择路线、出行时间、避险经验、车辆保养、燃油节省等许多隐形要素。这些隐形要素过去往往看不到、摸不着,很难挖掘,无法记录、存储、积累。
但互联网化的未来生态物流中,这些所有的隐形要素都可以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的数据(信息流),通过云计算和结果评估转化成个人显形的信用资产(信用流),从而反哺于个人,提升其个人价值(价值流)。当支付场景越丰富,个人信息数据越庞大——线上积累信息流,线下积累信用流,社会信用体系将越来越完善——未来信用将被纳入到计价体系中:信用货币于是诞生,价值型消费将所向披靡。届时,人们愿意用重复消费为“信用”埋单,用溢价消费为“价值”埋单。信用在哪,价值在哪,钱就在哪。
小结:各种流动形态,其频次、效率、质量,最终构成了消费者的终极体验,不断促成社会的进步。物流从简单的搬运、仓储、配送,渐次融入到各类场景支付和消费体验的商品流通体系中。以物为连接,向以人为连接升华。
利用产业互联网思维来优化未来物流的服务手段和措施,才可以牢牢粘住物流的供需两端,创建高效合理的流动通道,构建科学化的流通模式。运输工具(如车船飞机等)、路费、油耗、工时等额定价格结算的刚性成本,逐渐成为扁平化竞争的边际成本,会不断递减到合理水平,而以大规模、高效率、个性化的“贴心服务”构建的新商业流通体系,才可以支撑起整个边际效益的提升。简言之,物流是连接人流、信息流、商品流、信用流、价值流的重要连接器,其核心是价值流动。
2.物流的价值流动
1)空间价值流动:除了虚拟产品以外的一切物品都需要靠物流来完成物品使用权或所有权的交割、转移。“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由于改变这一空间的差别,创造的价值称作“空间价值”。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的中枢和纽带,它不仅具有一般的物流功能,而且越来越多地发挥着指挥调度、信息处理等神经中枢的功能。物流节点的科学构建是提升价值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物流体系除了国家邮政外,均不是并发集约式的建设方式,而是靠社会力量(如民营企业)自我积累式、碎片式地去完成各自的“物流网”建设,并且相互独立,互不兼容,存在着大量重复投资建设的现象。
从骨干物流,到专线物流、支线物流,直至城市配送、乡村配送、社区零公里配送等,各自一段,独立而碎片。光城市配送就有许多本土化的专业城市配送公司、同城快递公司、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的专送或众包配送、“四通、一丰、一达”等快递配送,以及京东、苏宁、国美、沃尔玛,和各区域连锁超市的城市配送体系等,他们相互之间封闭独立,重复建设,极大浪费了社会资源。
从另一维度上讲,假如一批货从北京某辖县出口到欧洲荷兰,中途有多个节点转运,多种运输方式(汽车、铁路、轮船、航空等)的组合,还可能产生多次转仓、堆放等,各个物流公司、承运主体相互之间要多次协调,货品需要有从始至终的人员跟踪、监控,物流空耗成本居高不下。
据统计,2015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为16.26%,虽然比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18%下降了九个百分点,但比美国平均8%、日本平均11%左右的物流成本来讲,仍高出32%—51%左右。
要降低物流成本,除了国家应当适当调整过路费以外,一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手段、智慧云平台和大数据管理方式,将既有的存量物流网络节点进行整合、共享,剔除重复、低效的资源,合理地进行智慧物流网络体系的节点建设,另一方面则要激发和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像UBER、滴滴一样,形成一个比卡行天下、货车邦、壹米滴达、货拉拉等更丰富、完善、智慧的空间节点和多式联运体系,形成一张全国“智慧物流网”,实现真正的“门到门”服务,让空间流动价值得以提升。
2)时间价值流动:“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就是时间价值。物流体系的运行,尤如一个庞大机器的每个齿轮需要相互“咬合”一样,完美无缝,各自有序。
现实运作中,物流的时效与成本往往像跷跷板一样成反比,所以合理进行多式联运、化零为整、减少库存周期、货品搬运次数和距离,才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和效益。在生态物流体系中,智慧调度是解决各类齿轮间“咬合”的最佳手段,“咬合”越周密,效率效益越高。智慧调度的背后是“数据的流动”,它必然依赖于各类数据的采集、计算和分发,甚至利用数据模型进行预警提示、系统干预。
比如,物流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的故障维修、加油等待、驾驶员的休息和能量补充,甚至意外的天气、道路施工等都会影响到送及的时效。尤其长途公路运输对车辆的磨损消耗极大,保证车辆良好的运行状态、驾驶员良好的精神状态最为关键。在万物互联时代,各类传感器产品和相关技术非常成熟,数据抓取非常便捷。
通过卫星定位可以锁定每批物品的精确位置、交通动线,通过物联网及智能指挥调度中心可以监测驾驶员的心率、脉搏、呼吸等生理数据,反馈出驾驶员的身心状况。除了避堵、避灾等提示外,还可以对疲劳驾驶进行预警提示,避免“大货车”成为“大祸车”,为物流创造时间价值提供信息化的帮助。
3)供应链价值流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网络购物变得轻而易举,为提升价值,降低成本,供应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供应链是围绕一个核心生产力组织,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整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有关中间商等各方链接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很大的不同,在于其强调从供应到需求的整个链上的协调,包括组织内部和组织与外部、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协调,从而降低总成本,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
所以,供应链管理带来的价值是立体式的价值,是由网络系统上各个要素“并发”式共同创建出来的,只有对信息和产品流程优化整合进行有效管理,如采用ECR(自动补货)技术使上游供货商与下游销售商结成战略联盟,才可以有效减少库存闲置和资源浪费,最大化地创造价值空间。
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从物流业切入到整体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物流业成为打通各个产业之间信息壁垒、资源壁垒、流通壁垒最重要的通道。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将涉及生产、制作、运输、销售等环节所有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全在供应链系统中流动,让为它服务的船舶、码头、汽车、超市的仓库和货架纷纷变成了可口可乐“流动的仓库”,在动态中实现“零库存”,加速了资金的高效周转。
著名的西班牙轻时尚服装品牌ZARA,从想法、设计到上架做到了“15天出成品”,缔造出“当季设计无库存”的神话。在产业供应链上进行有效的需求匹配、来源追溯、仓配管理、成本控制等,可以有效规避因需求变异导致的“牛鞭效应”,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为价值产品升级为品牌产品腾挪出巨大空间,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创造者提供一个良性生长的土壤。
尤其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大,城乡信息和商品流通严重不对称,经常出现类似“甘肃的苹果烂在地里无人问津,上海花3元钱却吃不到”这样的现象。未来生态物流将打破这种魔咒,让所有的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高度集约化,实现“今天枝头摘、明天上餐桌”的美好愿望。
4)IP人格价值流动:IP的全称是InternetProtocol,“IP化”简单讲就是“互联网化”。IP与ID的概念均是网络术语,通俗地讲ID是你的身份证,IP是你的居住地址。ID往往是不变的,而IP则是流动的:今天住这儿,明天可能住那儿。
IP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协议而言的(如互联网的TCP/IP协议),协议是底层规则:当我们在家里拿出手机连wifi上网时,家里的路由器会分配给你手机一个IP地址。可是到了办公室,你手机的IP地址就变成了另一个IP地址,这个IP是办公室的路由器分配给你的。物品是满足于人性需求自然流动的载体,生态物流也将以IP特征来进行万物相连,并且这种连接需要遵从相关协议——每个IP独一无二,富有人格魅力,又在系统中进行合理流动,这构成物流背后的IP人格化流动。
怎么理解?可以这样想象一下:物流体系中的每个驾驶员、每辆车(包括飞机轮船等其它交通运输工具),跟我们的手机一样,都是连接器。而每个物流节点(如甩挂驿站、分拨中心、仓配店等)则是路由器,IP协议象是敲门暗号,或是指纹密码锁——如果你没有按照协议规定来敲门(系统中没有你的指纹档案),你无论如何也打不开那扇大门。
围绕“以人为中心”的万物互联中,连接越密集、越频繁,信息回路产生的数据越多,“人格化”特征越明显,IP人格化价值越大。“衣食住行”等社会行为经过互联网化(IP化)后,信息回路变得更加“聪明”,反过来又让我们的生活不断进行富有情趣的自我迭代——这就是“数字化生存”。生态物流系统中的PC、手机、各种手持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二维码、NFC(近场感应技术)、无线射频、微型传感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设备、智能车辆设备等各种“连接器”,包括每个节点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承运主体等“独立IP”,同样依赖于系统和平台进行连接和流动,通过较好地完成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来创造出独特的IP人格化价值。
5)信用结算价值流动:数字化时代,信息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的不对称,消费互联网改变了商品供需的不对称(顺便解决了安全支付问题),但都没有解决信任的不对称。我们都知道,信任是世界上任何价值物转移、交易、存储和支付的基础,缺乏信任,人类将无法完成任何的价值交换。
最初人们靠血缘和宗族来建立信任,接着靠宗教和道德来建立信任,后来靠法律和组织来建立信任。信任是基于信用而言的。当传递信用价值、降低价值交换成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时,人们开始尝试通过数学算法来建立信任关系,力图使“弱关系”可以依靠底层技术的“算法”来建立“强关系”,这就新兴崛起了区块链技术。
物流干的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价值交换、价值交付工作。传统物流并不涉足信用结算体系,顺丰的“货到付款”是一项增值的人工代收账服务,尚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算系统。未来生态物流,其生态性的最大特征,是具有连接信用资产的自动结算体系——数字货币、虚拟资产将在其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以前我们出门必带现金,因为很多消费场合无法刷卡。现在我们甚至可以不带银行卡,不带现金,连买包烟、买瓶矿泉水都可以用手机支付。在韩国日本,用手机支付甚至可以坐公交、地铁,可以在取款机上存款取款,可以交费,成为不折不扣的移动POS机,真可谓“一机在手,行遍天下”。
这时,钱,已经变成一个个数字符号,存放在手机里的账户中,却又能在各个消费场景中自由流动。新兴的结算体系更先进、更安全。事实上,作为一家提供全球民宿共享信息的互联网公司,Airbnb巨资收购比特币技术团队,目的是在为全球跨境无边界的结算系统进行布局。物流的跨境化越来越频繁,各国间的法币汇率结算渐成障碍。
未来生态物流在满足交易的同时,将利用(类似区块链)现代信息技术,将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流动与现实的现金支付相连接,从而打造一个“数字资产王国”。这既是生态物流系统的终极目的,也将是产业互联网平台SoLoMo系统的终极目的。
未来生态物流体系中,像目前这样人工填写、粘贴的纸质物流运单将逐步消亡(它耗费了大量的纸张、胶带等),“电子信用票单”(票据+运单)将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分布式的区块链账本,与物品包装融为一体,由发货方和收货方以加密的电子签名方式进行支付、结算、下单、签收,不可逆向,不可篡改,交付与交易一体化完成,一并解决交易双方信用数据的匹配和流动。
少丹老师预言:“数字资产是未来世界唯一的财富”。在社会型企业构建的信用结算体系中,没有中心评估机构,无需架设强大而集中的服务器,没有超算、防火墙,不怕账户被“黑”、密码泄密、钱财被盗,每个数字资产和信用货币分布于网络中所有连接的终端设备(如手机、传感器等)、在基于底层构筑起区块链的结算体系中流动,每个人的电子钱包可以发展成一个“自金融”平台,它可以P2P的支付、存款、转账、换汇、借贷,以致全网记账清算,可以通过虚拟数字货币系统发行自己的金融合约产品或信用借条——未来生态物流推动着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向信用互联网升级。届时,创客无国界,产品无国界,货币无国界,信息无国界,“把家变大,把世界变小”。
小结: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说:“未来已经发生,只是尚未流行”,未来生态物流将驱动着新的一场商业革命,从产品服务到平台部署,再到生态构建,每一个维度的升级都是“惊人的一跃”。只有超越自我的认知,突破传统的边界,才能够抓住生命力中最强劲的部分,并使之得到精彩呈现。物流的价值流动理论,是对物流+互联网+大商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思考,大致勾勒出构建未来生态物流体系中最核心的战略要素,它是系统构建的底层部分和大框架设计。
二、未来生态物流的战略部署
摘要:物流是打通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一把钥匙,O2O是物流产业进行产业互联网化中的通道。
现在许多稍微有点规模的物流公司都在“铺自己的网”、“建自己的平台”,在资本的推动下跑马圈地,实施平台化甚至生态化的战略升级,马云甚至猛砸数千亿建菜鸟物流联盟,刘强东更将巨资自建的物流体系向社会第三方开放。
作为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平台——SoLoMo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系统上千万的创客和秘书长打造成IP、并形成最广泛的社会协同体系,有效地变存量为增量、最大化的激活社会资源,产生巨大的边际效应;如何搭建差异化的智慧生态物流系统;在落地实操中如何找到一个适合SoLoMo自身情况的突破口。我们先作战略方向分析,找到真正的发力点,以小入口建大平台,避免谬之毫厘,失之千里:
1.两个方向
1)线下向线上的互联网化:传统物流是从线下干起来的,发展到现在初步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另外如货车邦、货拉拉等APP做了车货的信息匹配、物流信息的共享。未来物流生态系统不光要解决货品运输,还要解决包括产品源、供应链、资源配置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做仓配系统的供应侧改革。
事实上物流企业本来就属于网络型组织,业务的完成需要多个城市的网点协同,每个网点既会替其他作业点中转或派送,也会让对方为其提供同样的服务,因此物流业的互联网化、物联网化的需求更直接、更迫切。如前文提到的监控车辆位置、运行状况(对大货车进行象“特斯拉”般的智能化升级)、驾驶司机各个身心指数(各种穿戴设备)、节点及分拨中心的连接状况(伺服子系统)等,甚至物品的溯源和流转路径,都需要在互联网化的2.0、3.0、4.0及更高版本中不断的迭代和完善,真正做到万物相联。
这样的互联网化连接系统,首先要体现产品的正规性、合法性、有效性,它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正本清源”,可以为“价值产品”建立起一道防止假冒伪劣的防火墙。从这个方向切入,可以突破边界,让跑腿的变成卖货的,让“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平台上运送的、销售的都是正品货,卖得又便宜,送货又及时,卖的人还靠谱!
2)线上向线下的IP实体化:或许有人会说,顺丰嘿客不就是那样么?跑腿的也在卖货,还建了一些实体店。或是,顺丰嘿客却没有做到真正的IP实体化。
先说实体化。怎么个实体化?我们首先要解决离用户最近、最能够创造用户体验的终端节点——社区终端配送:在现有物流体系中,每个物流公司对最后几公里至零公里的配送都非常头痛:一方面找不到专业合适的人员、机构、甚至运输工具来完成这一块,另一方面许多城市物流或同城快递公司坐地起价,收费让他们难以承担,甚至有些偏远小镇或乡村,其收费比打一个出租车的价格还高(其中有基于本地运行无法规模化、边际成本居高不下的因素)。
更重要的是,到社区最后的交付环节,往往欠缺仓储功能的经营场所。许多同城快递甚至没有固定的收单、接单办公场地,有些快递快运公司即使有固定场地,为了节省费用,也往往选择冷僻、租金低廉、建筑形态比较陈旧破烂的地方,内部更没有比较科学健全的管理体系,尤其是仓储管理体系,货品只是简单地分区域或分类往货架一放了事(试想,洗衣粉、消毒剂等能不能和米面油盐酱醋茶等堆放一起?),而且往往面积狭小,只能收发一些包裹快递等小件,服务内容比较单一,遇上家具家电、鲜果肉蛋等就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了。
在送货过程中,一旦遇到用户不在接收地,他们只好原封不动地搬回去,第二天又打电话再送。这导致了物流空耗和用户体验不佳——上门配送与用户自取无法较好的融合。但2012伊始,电商大佬们竞相进入生鲜品类,无数的资本迅速杀入这个领域,如火如荼的生鲜电商在经历了几年激烈的拼杀之后纷纷败下阵来,“物流瘸腿”已经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感,成为制约社区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
另外,客户往往还有需要送货人员帮助安装家具、现场调试家电、代收货款等,甚至帮助完成一些电子产品当场测试、服装鞋子试穿后当场办理退货等程序。总之,传统模式下,物流、快运、快递、仓储是分离的,在终端仓配这一节点中,资源分散、成本高、相互排斥,这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痛点之一。
社区终端仓配店能完美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仓储和配送问题。这个节点将由SoLoMo的创客、秘书长来共同参与经营,它密集分布于各个大街小巷、社区村寨,离用户最近,是连接用户的最小单位,我们形象地将之命名为“细胞式仓配”。这是商业体系下沉至社区的最完美形态,是分布式人格流量的最佳入口。采用SoLoMo系统并发式的引爆,1.0预计3000个,2.0达20000个,3.0达10万个,4.0达50万个,基本可全覆盖中国大江南北和城市乡村,让祖国每个角落的人们都可以在手机上、在家门口轻轻松松地买到好东西!我们SoLoMo创客蜜蜜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创业、轻轻松松“做家门口的生意”!
与顺丰嘿客“公司+雇员”模式不同的是,该系统采用“平台+个人”模式,每个社区终端细胞式仓配店的经营者,也即各个创客秘书长,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老板,各自为自己的IP生态位负责,具有强大的“增信赋能”驱动力(即前文所讲的“内生性”和“共性性”特征)。通过平台线上累积起来的数据流、信息流,通过系统网络分发呈现在每个“生态位”中,再形成成商品流、服务流的回路,完美地完成交易,完成各自的IP生态位建设。
这个“生态位”首先是IP化的生态位,其次是实体化的生态位。IP化意味着个体的高频参与,绑定个人信用和价值。实体化意味着物流节点离终端用户最近,“有温度、易感知、可触摸、富情怀”。比如在发单时,发货人是一个IP生态位,承运的物流公司是一个IP生态位,负责运输的司机是一个IP生态位,一直到细胞仓配的经营者也是一个IP生态位,系统负责各个IP生态位的高效连接、信息流和信用流的收集整理和记录,达到线上线下高效互动。
2.两个重构
1)节点重构:空间上的节点重构方式分为两种:自建+整合。上面讲的细胞式仓配站需要自建,因为这是下沉至社区的最小单元,是最直接的“用户抓手”,也是创造用户体验感最末端的神经。传统的第三方物流,尤其电子商务下的快递模式,送货的不是卖货的,卖货的又不跟用户面对面打交道,二者分离。
一旦货品出现问题,责任难以界定,往往送货卖货之间相互“踢皮球”,消费体验极差。未来生态物流中,卖货和送货可以迭加,通过信用资产连接,不再割裂。这样,以前传统物流体系和商业体系无法适配这样的需求,就必须自建新的社区终端店。
除此之外,还可以视情况在每个城市新建分仓中心,它介于分拨中心与终端仓配店之间,解决临时的调货换货问题。从大的骨干系统上讲,则更多的需要整合——如大量已经建设成功的网点、线路、仓库等,可以整合;运输各种模式可以整合。
在北美、西欧等经济发达国家,“甩挂运输”是一种非常科学的节点设计,所占公路运输比重达到70%-80%,它运用牵引车拖挂挂车组成汽车列车,许多挂车可以互换拖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牵引车及驾驶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甚至免除了到达目的地的卸货等待时间。
对全国甩挂节点——我们暂将之命名为“甩挂驿站”的建设,既不能依赖于国家政策层面的文件推进,也不能依赖于企业各自为政的自发行为(如“壹米滴达”就是在资本推动下的企业行为,由于是松散联盟方式,加盟会员企业参差不齐、各自逐利,很难相互间进行资源合理分配和高效协同作业);它是一项社会化大协同的工程,需要整合各条干线物流和支线物流公司形成一个具有清晰股权结构和内部结算机制的社会型企业,这样才可以化零为整、合理布局,剔除重复冗余部分,优化节点空间距离和吞吐量,合并成全国一张网。
充分发挥一些闲置节点改造成的“甩挂驿站”子伺服功能和平台系统的总调度作用,最后贯通直至细胞式仓配体系(终端网点),可以确保全系统的高效合理运转。在互联网时代,拥抱开放才意味着强大,以开放合作的方式来整合建立一张全国的智慧物流网,不是难事。
2)价值重构:如前面分析,未来物流一定需要打破边界,实现互联网式的“跨界打劫”,不再是靠跑腿送货挣钱,而是靠系统创造的生态价值、边际效应来挣钱。价值重构是指未来物流要通过人格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金融化等方式来全面实现物流在空间、时间、产业链、IP生态和信用结算上的价值提升。
比如,IP人格化价值重构,是要将所有线上资源、数据、信息向线下导流,具象化、实体化,每个IP通过“有温度、易感知、可触摸、富情怀”的“人格呈现”向系统增信、赋能,系统则通过总体调度、智能监控、信用结算等向每个IP增信、赋能,甚至打造出“超级IP”的“口碑、逼格、情怀、魅力”。
产业链价值重构,是要将以“人”为中心的所有的“物”进行有效连接、解构、整合、优化、重组,删繁就简,去伪存真,让价值流动更简明而轻快,让盈利节点更多元而丰富,突破传统跑腿送货的边界,实现价格与价值的分离。
总之,重构的价值体系以人为本,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温度、易感知、可触摸、富情怀”,在情感的流动中建立信任——此所谓“让我们谈情说爱,顺便改变世界”。SoLoMo六大矩阵系统正好与未来生态物流每个功能模块需求一一对应,只要在顶层设计上不出大的偏差,仍然可以“变一切的不可能为可能”,创造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变革奇迹!
小结:物流是连接人流、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信用流的价值连接器,物流的核心是价值流的连接和流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资源整合、全国连成一张网,节点下沉、社会化协同、智能化仓配等方式实现价值的流动。同时,通过产业链的整合,价值流得以延伸、拓展,跑腿送货不是唯一赚钱途径,盈利模式变得多元化。要构建这样的价值流体系,就必须激发SoLoMo每位创客和秘书长积极参与,它也是解决目前SoLoMo自我造血的最佳途径,是实现IP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手段。创造这一颠覆性的模式,必将迎来互联网时代的大物流新革命!
(上篇完,下篇待续,将论述未来生态物流如何通过SoLoMo系统进行落地和推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