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学习第106期:客观冷静看待"引爆"

2017-09-252112

 

客观冷静看待"引爆"

 

作者:7955群秘书长曾满城,湖临时南工作组

湖南省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SoLoMo创客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认证创客优选满100万人,构造优选出的1500个项目就会瞬间引爆!”这话极具诱惑力。可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想在这里做一探讨,(仅代表个人观点)期望得到大家更多、更切合实际的预想。

 

通常,在SoLoMo系统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创客们对“引爆”的理解不外乎三种:

 

【人气引爆】第一种认为是“人气引爆”。即在百万创客数满之后,大家同频共振,共同发力,人气“一爆冲天”!【项目引爆】第二种理解是1500个项目,同时进入系统,生态体系已然成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创客一满,立即走进网络平台,就像走进新开业的百货大楼里一样,项目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产品爆棚”!【共同引爆】第三种理解则是人气、产品同时具备,二者兼得,“共同引爆”,一爆惊人!

 

 

也许持第二、三种理解的人不在少数。我的理解则仅限于第一种。

 

为什么“项目引爆”和创客“人气引爆”不可能同时发生呢?这是由事物(项目)发展规律和SoLoMo矩阵系统的生态特征决定的。要说明这个问题,先应从弄清楚什么是“引爆”、怎么才算“引爆”?“引爆”发生的内在规律和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引爆”?

 

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瞬时爆发。具体到SoLoMo矩阵系统,就是百万创客和系统项目,共同推向市场的那一美好时刻。

 

怎么“引爆”?

 

用哲学的观点看,就是当事物发展到某一“临界点”的时候,骤然发生“从量到质”的改变,或者一种现象到另一种现象的改变。这一“临界点”,即是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时候。具体到SoLoMo项目的引爆,就是由系统主客观两个因素(即内因和外因)发展的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优选认证创客满100万是外部客观条件,是外因;1500个项目的成熟程度是内部主观条件,是内因(有人说100万创客是内因,那是相对于互联网的更大系统或新的视觉而言,这里则不去讨论)。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即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需要,缺一不可;两者在特定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对于SoLoMo这个生态系统而言,项目是内因,是生态互联网的基础,是生态互联网区别于其他形形色色互联网的内在本质。100万创客是外因。创客这个外因能加速或延缓SoLoMo矩阵系统发展的进程,局部改变系统发展的面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系统的发展能否实现起决定性作用,这便是我们特别注重创客认证,把100万创客能否同频共振看成是SoLoMo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的原因。

 

但无论如何,100万创客这个外因,必须通过生态互联网项目的内因来起作用。换句话说,创客这一外因对SoLoMo矩阵系统的发展尽管有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能引起矩阵系统性质的变化,但总体趋势仍然是由生态互联网项目的内因来决定矩阵系统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所谓“引爆”也离不开这个前提。

 

不容置疑,“引爆”是事物越过“临界点”时的突变。我们准备好100万创客,就是准备好外部条件,就是随时迎候项目这一内在因子光临系统,让二者之间越过“临界点”,碰撞出美丽的“引爆”之花。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互联网项目和100万创客的同时“引爆”,必须遵循这些规律。

 

也就是说,要承认它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段、按照一定法则、完成一定机理才能达成。而我们的一些创客,出于对系统期望值较高,恨不得立马“引爆”,一觉醒来就进入生态系统,就即刻畅游在“结果交付”的花团锦簇之中,这当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也是不顾事物发展进程和违背生态系统生长规律的认知。

 

首先,具体项目和整个生态系统具有对立统一性。在前期,项目人由于学习深度不同,互联网思维程度各异,不少项目申报人往往会较多强调自己项目的特殊性和独有性,加上项目推出的时间顺序有先有后,因此对整个系统的生态链的影响也就成了必然。系统首期计划安排上1500个项目,是针对一个时段来说的,不可能一涌而上,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就像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个一个打一样。什么项目先上,什么项目后上,系统无法百分之百准确预测,只能是成熟一个上一个。

 

同时,不同互联网维度的项目,先上的和后上的项目,都处于同一个系统中,肯定会有很快适应和融合的,也会有需要一个磨合期才能适应和融合的。无论是哪一种适应和融合,最终总是要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这个结合的快与慢,好与差,要靠项目本身与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来决定。其次,项目的叠加与整个生态系统全部形成后的数质量的转化关系,也是决定项目何时“引爆”的重要规律。

 

系统影响力的大小,成功系数的大小,一是与系统嫁接的数量有关,二是与具体项目的质量有关。具体项目的质量又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既要多上项目,又要上好项目;既要努力挖掘项目资源,又要对项目优中选优,精益求精地去打造。好项目多了,整个系统的生态质量就不断被优化。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好项目嫁接到系统中来,并衍生出新的更好的项目。项目数量和质量将在自洽的过程中良性转化。实现这个转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再次,生态系统循环式提升有一个过程。在SoLoMo矩阵生态系统,有生态机制,有生态项目,有生态人文环境。他们共居于一个生态统一体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并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实现这个生态系统循环式提升,必然有一个过程。在SoLoMo矩阵系统,有“人气集聚”和“项目生长”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我们秘书长每天认证创客,组织学习,这就是人脉人气积累的过程。这一工作由于做得早,做得比较扎实,那么,“人气引爆”先于“产品爆棚”,也就顺理成章了。创客达到100万以后,一旦和项目同时推出,哪怕是一个项目,都会出现“人气引爆”的结果。

 

SoLoMo矩阵系统的项目,则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除了初期准备的“少量”或个别初步成型的项目外,“大批量”的项目要依靠在这个系统去“生长”,然后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常说,互联网项目是长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由SoLoMo矩阵系统的生态特征决定的。

 

“项目生长”这四个字好说,但理解起来往往有偏差。有人说,你带一个项目,我带一个项目,大家一起来加入SoLoMo,只要项目符合“社会型、价格同价值分离、增信赋能”三个要素就够了,殊不知,这三个要素只是项目进入时需要具备的条件,而不是说明已完成了项目生长的过程。你我带入的项目,在同系统有机的融合之前,仍然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仍然没有同系统中的“他人”、“他项”和谐共处,协同共生、具备相互转化的条件,就好比一个带着的孩子去融入新家庭的女人,永远无法将他的骨肉融入到新家庭的血统中一样。

 

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擅长各种绘画技能和专长的大咖(极客)们灿若星河,如李可染的山水、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仕女、齐白石的花鸟虫鱼,可谓裴声中外。尽管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并不具有生态型互联网项目的元素。我们不妨夸张地设想,如果把这几位大师们的艺术有机的融合(注意:不是无谓的堆砌和强制性植入)在一幅“鸿篇巨制”中,那么,可以想象,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就无与伦比了,就是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和元素的作品了。

 

要让这么多艺术巨匠走到一起并协力同心完成这一艺术巨制,除了搭建合适的平台外,还要有一个协同、构思、绘制、融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这一“鸿篇巨制”的生长过程,更是“生产者”将艺术灵感、绘画技巧、协同能力融于一体的过程。项目的生长原理也大抵如此。

 

单个项目是如此,具有生态型的“项目系统”也不例外。例如,我们有的项目在与系统对接时,已构建了一个小生态圈。如开酒店的,已融合了餐饮、KTV、桑拿、按摩、美容美发、干洗、票务、出租车等等。对于酒店这个项目来说,小生态圈是齐备了,但对于整个系统的大生态圈来说,却还有一个很长的距离要走,例如,它还需要社交产品,医疗、健康产品、金融信用产品等无数产品的对接融合,才算有了真正的生态圈。这个融合的过程就是项目磨合期、生长期、成熟期的叠加,是需要一定外部条件和时间段来完成的。

 

项目人只有将自己的项目无条件“奉献”给系统,让系统去整合、分割、增删、嫁接、移栽、培植,到最后,系统保留了你项目良好的基因,你项目基因同系统其他良好基因相互融合,相互迭代,互利共生,获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成长过程,达到了项目进入前完全不一样的生态环境,项目在“利他”的情怀和大爱使命里,完成了生命再造,就像寻找新家的女人同丈夫结婚生下了孩子,从此有了共同的血脉依归和无缝基因生态一样。

 

此时此刻,你可以这样去理解:

 

整个系统就是你这个项目人的,系统就像为你准备的一样,系统就是你的家;但同时,你的项目也是系统的,你除了无条件地把项目融入系统之外,就不能也不会再有别的奢求了,换句话说,项目既是你的,又不全是你的。你绝对不会去想,你的成果被他人分割了,别人动了你的奶酪。你会真切地感觉到,是别人(创客)成全了你的项目(事业),他们和你是最信赖的合伙人关系。这就是促成项目生长的互联网生态系统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将生态型项目定性为整个矩阵系统的内因的原由。

 

互联网项目这个整合、分割、增删、嫁接、移栽、培植、共生、融入、再造的生长过程,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每一个项目都无法给定一个明确的时间表。首先,项目从无到有需要一个时间段;接下来,项目从低级到高级需要一个时间段。淘宝、京东、58同城这些平台型互联网,进行了无数次换版、改造、升级工作,历经数年仍处在不断完善中。这些平台,相对于SoLoMo矩阵系统来说,仅仅是当中的一个项目,这样,你就可以想象SoLoMo矩阵系统项目的优化升级,是一件多么繁复的事情!好在SoLoMo矩阵系统,是一个真正的生态系统,它完全可以凭借系统的自洽机制,做到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升。这里,时间的代价是不可以忽略的。

 

此外,项目从低级走向高级后,还要自我迭代,完成向新的高度的超越。这是SoLoMo矩阵系统区别于其他互联网的显著特征之一。SoLoMo的项目不但是长出来的,而且,还可以通过项目的优良基因,同系统中原有的其他项目基因以及系统本身的生态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催生新的项目成长,这个新的项目不是对原有项目基因的简单重复,而是由旧质到新质的提升和再造,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一种高级到另一种完美的螺旋式前进,是一种迭代的过程。植入SoLoMo系统的项目基因,都将会进入这样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进化旅程。其所经历过程的繁复,更不待言。

 

综上所述,引出我们理解的所谓“引爆”,应该首先是人气的“引爆”,而不是以项目数量的堆砌和生态系统的完善程度来作为先期的“爆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项目永远没有“引爆”的时候。如果硬要说“引爆”,也要有一个过程,是一个时段内的“阶段性成果”。这个时段是多久,不好说,要依靠全系统甚至是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缩短它。

 

至于人气的引爆,可以用“瞬时”来形容,但关键因素在创客,在于我们人气的多寡和“频振”的高低,项目只是起到“引线雷管”的作用,项目人除了将引线和雷管往哪里装填和拽在手里外,实在是不能收集更多的“炸药”了。这是项目生长的内在规律所处的系统特点决定的。唯有显示先期“引爆”能量的,主要来源于创客。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创客,才是“时代的英雄”。

 

说到这里,要引出一个新的重要话题:

 

即加速器成立后,是不是要给每个平台一个内部运作期,试错期,磨合期?也就是说,首期上的项目,不要太多,一两个就足够了,也不要急于推上社会,而是先在内部运行,有组织地进行预热,暖身,检查一下创客发动情况,同频情况,项目的把关程度,入选的标准、条件是否符合系统实际,是否具有示范性,是否具有植入生态系统的潜质,是否具有较强的“吸睛度”,是否充分吸引创客来参与,项目运行人员是否具有驾驭产业互联网系统和项目的组织能力、调控能力等等。我以为这是一道坎。

 

今天我们讨论“引爆”问题,就是为了帮助过好这一关口。这对于我们完善加速器运行、促成系统的健康成长,是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