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6th:债行群里的小故事后传

2017-08-152043

 

债行群里的小故事后传

 

作者379群行业联络员符康桥,吉林临时工作组

题图:余敏/SoLoMo配图研究室

播音:翟翠肖/SoLoMo学习小站广播站

 

SoLoMo系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每一点分享都会引起人感悟,产生知识迭代。大连工作组匡环宇老师曾经在数字债行学习群里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我久久的思考,于是就有了这篇《债行群里的小故事后传》。

故事是这样讲的

 

说是在某个小镇上,人们依靠信用度日,以致人人债台高筑,人们各自奔命于债务而烦恼。有一天,小镇上来了一位投宿的外地客人,他走近旅馆跟老板交谈起了住宿事宜。旅馆老板要求他先付钱登记再住宿,客人于是拿出一千元钱放在柜台上,让老板登记开房。但他马上又阻止了登记,说是要先上楼看看房间。

 

当客人随服务员上楼选房间时,旅馆老板急忙抄起那一千元钱跑出去还了他欠下的一千元服装债,而那服装店老板又拿记那一千元钱跑去还了他欠下的一千元大米债,而那米店老板又拿起那一千元钱跑去还了他欠下的一千元购车费,而那车行老板又赶忙拿起那一千元钱跑到旅馆还了他欠下的一千元房租。于是那一千元钱被拿着传递了一圈,消光了人们关于衣食住行等所有的债务后又回到了旅馆的柜台上。正值此时,选房间的客人下来了,说是没有合适的房间,不住了,抄起那一千元钱走了。

 

那外地客人走了,小镇债务没了,人们暂时过上了无债的日子。

 

那这个故事完没有呢?没有。

 

好景不长,小镇的人们在无债的状态下没过多久,债务危机又不知从哪里生发并又蔓延开来,像链条一样锁住了每一个人,于是人人又债台高筑起来。直到某一天,那个投宿的外地客人又来了,于是相同的故事又上演。当那一千元钱清光了所有债务后,被外地客人拿着走了,小镇又恢复到无债的日子。

 

故事虽是编的,但它是研究债务清算的模型,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凭藉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探究下现行社会危机的治理,及展望下未来社会治理状况。

 

经过反复的清债过程,关于清债的信息就成了小镇公共信息,让小镇的人们明白了许多道理,人们彼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为长时间的讨论,公共信息的传播、网络化,小镇上的人们对清债这一事件就慢慢达成了一些共识。

 

其一,外地客人那一千元钱从直观上看是一个清债工具,但事实上它是作为一个实物化的公共信用共识凭证存在,代表全社会的一种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在任何一个实物化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范围内,连环债务是可以通过输入该实物凭证即可消解的,不产生价值,也不减少价值。它只是传递了社会的信用,使社会信用串联起来,使债务链在信用共识传导下自行消解。

 

其二,债务的形成有债主自身原因,也有被动获得原因。在一个社会大环境下,被动性的获得是大家所抗拒不了的,大环境不改变,人们想要彻底消债是困难的。而这所谓的大环境即是社会当下进行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

 

其三,假如说小镇不来那个外地客人,小镇也没有恶性债务,人们虽然彼此负债,但价值流仍然畅通,那么,小镇的人们虽然都负债,但信用的传递是有效的。因此,人们明白,负不负债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信用的传递的有效性,即信用能使价值流形成回路。

 

其四,那一千元钱从旅馆老板那儿开始,流通了N次后又回到了旅馆老板那里,形成了一个闭环,完成它的使命。但这一千元钱可不是旅馆老板的,是他挪用的,在资本主义世界是要付费的。旅馆老板只是那一千元钱介入的一个切口,谁在掌握那一千元钱谁就有权选择介入切口。外地客人没收一分钱,免费使用,使旅馆老板们没有增加额外的债务。但在中心化条件下,是有偿使用,债务会叠加在切口上。比如旅馆老板先向外地客人借了一千元钱,向下还债一圈后最终也清了别人欠他的债,但旅馆老板是要还本付息给外地客人的。

 

其五,经济的发展有两个基本方式,一是积累推动,一是信用拉动。信用拉动就是援引社会他人的价值以提前支取使用自己的未来价值,从而使自己获得发展的机会。这种方式本身没有毛病,即使形成普遍性的债务,通过外地客人那一千元钱是可以梳理消解的。但是,信用一旦附着人性的贪婪与自私,就会无限放大信用风险而形成系统性债务危机。

 

其六,外地客人那一千元钱即货币是一个实物化的公共信用共识量化凭证,代表的是在信息不网络化、不透明化,私有制中心化下,在竞争机制环境中,人们所采取的点对点的分散进行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只要存在信息不网络化、不透明化,存在中心化的私有所有权,存在竞争关系,实物化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就会存在,那货币也就会必然存在。哪怕货币已去具象、数字化,都是一个实物量化载体代表。

 

其七,如果当初小镇上关于债务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网络化的,人们就不必要外地客人那一千元钱去点对点地分散消债。信息化、网络化使债务会形成自洽的信息闭环从而消解债务。比如,在信息网络化条件下,旅馆老板们就算不知道债务已形成链条,然网络化机制会自动使债务沿着债务链条闭环进行自行消解,不用点对点的分散信用传导而去各自消解。

 

其八,小镇上的人们明白了,之所以债务清了又生,负债成为常态,根源在于信息不公开透明、中心化的竞争机制等条件下产生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这种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就是社会公共依托一个具体的实物以其自身的量化存在来量化交换中的价值的交换存在量,通过分散的点对点交换传递,证明付出或获取的价值量存在,或者说清算收益(付出)与负债(获取)的存在量。当然这个实物凭证即是货币。

 

正是这种公共信用共识机制的作用让债务不断产生危机。因为在现行的资本规则下,实物凭证是个具象存在,但通过信用扩张,可以叠加无限多的使用权而放大它的存在量,形成信用泡沫,产生危机。危机的严重度及能否消解在于对此公共信用共识机制的控制状况。

 

比如,当社会经济上升期,会产生信用扩张,即放大信用凭证量。而当扩张的信用额度脱离了经济基本面,形成泡沫,债务不得消解,就会形成债务危机。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债务形成速度,要缓解债务危机,只有一个办法,即注入流动性。要么增加公共投入,进行创造、创新,在实体上造血要么像外地客人那样直接输入流动性进行清债。无论哪一种,都是在输入具体的货币量,同样是在增加货币量与商品服务总量的不平衡。

 

小镇上的人们是获得了免费的清债工具,但事实上在私有制中心化世界里是不可能的,外地客人不会让你免费使用的,社会公共信用共识机制是掌握在中心化的私有所有权者或组织手里的,而要获得公共信用共识凭证即货币是要有偿使用的,必须付费。这又会产生新的债务,会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也就是说在现行资本规则里,像小镇上那样便宜的清债是不可能的。

 

货币本是社会公共信用共识凭证,它传递和清消所有的债权债务,是个公器,但事实上被垄断成赚取社会财富的私器(即使以国家的名义存在),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世界。这就是现行的中心化条件下公共信用共识机制陷井。因此,在现行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的作用下信用危机只能是缓解而不是彻底解除,信用危机会一波一波地发生。

 

其九,货币的本职在于消解中心化条件下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价值流动受阻困境。那么,货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并非必要不可,当它存在的环境改变了,它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为了消债,为了找到新的社会发展方式,人们会在新的条件下开启新的社会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开启新的价值流通回路。

 

其十,基于以上九点共识,小镇上的人们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无债,靠不断地引入外地人那个实物化的清债工具是行不通的。而要靠去中心化、建网络化,重塑公共信用共识机制,让价值流动与信用流动一体化,让信用承载价值能沿着信息回路产生流动性闭环,从而达到无债可生。只要价值流动回路无碍,天下就无债。

 

因此,小镇上的居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寻求一条符合当下社会发展要求的路径,作出了以下发展规划

 

一,大力发展互联网基础设施,培养软件开发人才,建设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项目

 

二,开展社会化协作组织,大力宣导互联网知识,培养互联网思维能力,广泛推动参与构建互联网项目,形成产业互联网生态

 

三,加快数字债行建设,完善数字债行运营机制,早日服务当下社会的债务困局,促进产业互联网生态形成。

 

四,积极引导人们在产业互联网生态中重塑公共信用共识机制,使人们形成网络信用强关系,让区块链技术强化新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形成,并取代旧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即互联网分布式记账代替实物中心化的点对点分散记账,从而去泡沫化,去竞争化,使信用承载价值流动形成闭环,使人们在互利互惠精神指引下,协同而共生。

 

人们知道离新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的形成还很远,但人们坚信这一天会到来。当下所要做的便是积极推进产业互联网建设,包括数字债行建设,广泛构建互联网项目,形成互联网产业生态,强化网络信用强关系形成,打造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最终实现在新的公共信用共识机制下价值流通无阻,天下无债而努力。

 

也因此,这个所谓的小故事后传其实还不是后传,只能算中传。致于后传如何,期待小镇上的居民们共同努力!

 

 

方  珣A

作者对债行项目有了很透彻的理解,所以用简单的故事把债的本质和如何消债解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讲的是小镇故事,其实是说系统的债行的事。读来妙趣横生,简单易懂。是一篇创客说佳作,可做为范文学习。

 

刘永棋A

从文章的构思来说有一定创意,作者能从一个故事来构想出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证明其用心和维度的提升,再用这些内容映射到现存的现象,希望能把债链的故事续写下去,吸引更多的创客来关注债事并参与进来。

 

吉云彤A

作者的智慧和丰富的金融知识让读者折服,通过一个小故事透彻分析了债务的产生和消解,说明了中心化下债务的必然性和产业互联网下天下无债的可行性。重塑新的信用共识机制,信用承载价值流动,让天下无债早日实现。

 

马圣飞A+

作者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对数字债行的运行原理和债行建设的深刻思考,思维严密,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对不了解数字债行的家人来说可以说是一次深入浅出的剖析,一文破解万年难!建议并发让广大创客企业家彻底高清数字债行原理

 

李树森A

要实现真正的无债,要靠去中心化、建网络化,重塑公共信用共识机制,让价值流动与信用流动一体化,让信用承载价值能沿着信息回路产生流动性闭环,只要价值流动回路无碍,天下就无债可生。作者结合“小镇故事”,较生动、形象、有趣、细致的讲解有关债行知识、金融理论、原理,相信大家都深受教益。建议尽可能多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寓教于情景、故事、案例等当中,以便得到广泛普及、踊跃参与,推进债行早日落地运行。值得推荐并收录。